找回密碼
 註冊
樓主: merrychristmas

[中外名將] 拿破崙系列----麾下元帥篇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3-8-14 22:53:1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merrychristmas #1 的帖子

洛朗.古維翁.聖西爾


1764年4月13日,生於圖爾一製革工廠主之家,大革命開始時,正在巴黎學藝術。1792年志願進入巴黎輕騎兵旅服役,不久升任上尉團參謀。1793年升為少校,不久又任將軍助理。1794年先後晉升上校、准將、少將。他先參加了萊茵軍團的三次戰役,後於1795年轉入梅塞勒軍團。10月29日,在美因茨包圍戰中起了主要作用。1796年任軍長,組成繆拉將軍的左翼。1798年在羅馬服役。1799年轉入多瑙河軍團,參加了3月25日的施特卡赫之戰。後轉入義大利軍團,在朱伯特將軍手下任職。指揮右翼。因在諾維之戰(8月15日)中表現出色,授騎士榮譽勳章,並擔任熱那亞總督。1800年隸屬萊茵軍團,指揮中央部隊。5月3日的英根之戰中,他及時趕到,從而贏得此戰的勝利。5月9日的拜勃拉赫之戰中,再立新功,打敗了卡里將軍率領的奧地利軍隊。

1800年被任命為議員。1801年任入侵葡萄牙軍隊總指揮。1801–1803年任駐葡萄牙大使。1803年末任那不勒斯軍中將司令。1804年升上將。1805年任預備第一軍軍長。同年末,在義大利同查理大公作戰。11月24日在威尼斯之戰中迫使奧軍羅昂將軍的一個軍投降。1807年在蘇爾特元帥指揮的軍裡任師長。6月10日,參加了海爾斯堡之戰。1808年因為在西班牙獲勝被封為伯爵。被派至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指揮第七軍,以完成皇帝的使命:保護巴賽隆納。為此,他率領12000名法軍於11月7日去攻打有3000餘名西軍守衛的羅薩斯,由於西班牙人頑強抵抗,12月5日始予攻佔。12月17日,又攻下卡爾達杜城。12月21日,在莫林斯德爾里之戰中取勝。1809年2月17日,又在埃圭拉達之戰中取勝,6月6日包圍了赫魯納,這是西班牙東北部的一個小城,鄰近法國邊境,法軍曾於1808年兩次攻城,皆告失敗。聖西爾派韋迪埃將軍攻城,自己負責切斷增援。7月2日,守軍拒絕了法軍提出的談判要求。3日法軍開始進攻。由於久攻不下,韋迪埃和聖西爾發生激烈爭吵後一氣離職。聖西爾本打算將守軍困死,但耗費了四個月還未破城,拿破崙一世震怒。於10月5日將他免職。

為此,聖西爾憤怒異常,以至於接替他的奧熱羅元帥還沒有到,他便離開了西班牙。皇帝遂將他流放至他的莊園。1811年,被任命為議員。1812年作為第六軍軍長參加遠征俄國之戰。在普羅圖斯之戰(8月17–18日)中,在負傷的情況下,堅持指揮,最終獲勝。因此功被授予元帥權杖。但在第二次普羅圖斯之戰中,因戰敗辭職。1813年任第十四軍軍長兼德累斯頓總督。11月得到萊比錫戰敗的消息後率部投降。1814年6月獲釋後投靠波旁王朝,1815年4月10日被拿破崙從元帥名單上除名。1815年任陸軍大臣兼第十二軍區總督。1816年被授予聖路易斯大十字勳章兼任第十五軍區總督。1817年2–9月任海軍大臣兼殖民大臣。1817年9月重任陸軍大臣,在這一職位上,他工作十分出色,特別是在尊重撫育措施,重建了24萬人的法國陸軍,使軍隊成為國家的,而不是一個王朝的軍隊,他努力維護帝國老兵權利,組織總參謀部,並修改了軍法和養老金法規。1817年被封為侯爵。1819年退役。1830年3月17日去世,享年66歲。

http://tw.myblog.yahoo.com/jw!s. ... &l=f&fid=52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 ... 3%E8%A5%BF%E5%B0%94
聖西爾元帥的墳墓.jpg
聖西爾元帥.jpg
聖西爾侯爵.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8-14 22:56:4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merrychristmas #1 的帖子

尼古拉·夏爾·烏迪諾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尼古拉·夏爾·烏迪諾,里傑沃公爵(Nicolas Charles Oudinot, Duke of Reggio,1767年4月25日-1847年9月13日)法國革命和拿破崙戰爭期間法國軍人和政治家,法國元帥和公爵。

烏迪諾生於洛林巴爾勒杜克(Bar-le-Duc),父親尼古拉·烏迪諾(Nicolas Oudinot)是一位啤酒商,母親Marie Anne Adam。1784年到1787年在梅多克步兵團服役,1789年重新入伍。

法國大革命後,他原是默茲(Meuse)義勇軍(1792)中校。在沃斯傑斯(Vosges)作戰時頭部中槍受傷。1793年11月轉入陸軍,1794年6月因功升任准將,1799年升少將。

1808年被任命為德國埃爾福特(Erfurt)總督和帝國公爵,1809年7月12日授法國元帥,1810年4月被封為那不勒斯王國里傑沃公爵(duché-grand fief of Reggio)爵位,1810-1812年在荷蘭任王國政府管理,後在1812年入侵俄國戰爭中指揮大兵團(La Grande Armée)第二軍團。拿破崙退位後,被路易十八任命為皇家擲彈兵軍長。1816年任巴黎國民自衛隊司令兼皇家衛隊司令。1823年指揮第一軍攻入西班牙馬德里,被任命馬德里總督。1842年任因瓦里德斯總督。1847年任上去世,葬於巴黎榮軍院(Les Invalides)。

烏迪諾一生中身負大小傷三十四次,是一位嫻熟的擲彈兵專家,1807年在蒂爾斯特,拿破崙曾以讚許的態度向亞歷山大一世_(俄國)介紹烏迪諾,稱之為"法國軍隊的拜亞爾"。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 ... F%E8%BF%AA%E8%AB%BE

尼古拉·夏爾·烏迪諾..pn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8-14 23:15:1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merrychristmas #1 的帖子

約澤夫·波尼亞托夫斯基


約澤夫·安東尼·波尼亞托夫斯基親王(1763年5月7日-1813年10月19日)是一位波蘭領導人,將軍,戰爭部長及軍隊首領,被賜予帝國元帥頭銜。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在奧地利的早年生涯;與土耳其的戰爭


約澤夫·安東尼·波尼亞托夫斯基親王在奧地利維也納的金斯基宮出生,是波蘭末代國王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波尼亞托夫斯基的兄弟——在奧軍服役的陸軍元帥安德熱·波尼亞托夫斯基之子。他的母親是一位來自瑪利亞·特蕾西亞宮廷,出身於捷奧混血貴族家庭的特蕾莎·馮·金斯基。在約澤夫10歲時,父親辭世,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之後成為了他的監護人,這兩個人關係緊密,在平常生活間的非常時間內關係依然如故。瑪利亞·特蕾西亞是約澤夫姐姐,後來的女皇瑪利亞·特蕾莎的教母。約澤夫生在維也納,長在維也納,但也會與他母親在布拉格,後來與他的國王叔叔在華沙待一段時間。在「舊制度」中成長讓他很早就能與說波蘭語和德語一樣流暢地說法語。從幼年起配皮親王就為上軍隊服役而接受訓練,但是也學習如何彈奏鍵盤樂器,並隨身攜帶一架手提鍵琴,甚至到了上戰場時也要帶着。受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的影響,波尼亞托夫斯基把自己看做波蘭人,即使他在26歲時才轉到波軍服役。在維也納,他以波蘭國王的身份出席瑪利亞·特蕾西亞的葬禮。在1787年與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來到卡尼奧夫和基輔以會見葉卡捷琳娜大帝。

波尼亞托夫斯基把他的餘生投入到軍旅生涯中,加入奧地利帝國軍隊,在1780年他是中尉,在1786年/1788年晉陞為上校,當奧地利於1788年向奧斯曼帝國宣戰時,他成為皇帝約瑟夫二世的副官。波尼亞托夫斯基參加到那場戰爭,並在1788年4月25日沙巴茨的猛攻中一打成名,他在那裡受重傷。據說在沙巴茨他也挽救了年輕同事,親王卡爾·菲利普·施法爾岑伯格的性命。後來他們的軍隊步入了一個十字路口,波尼亞托夫斯基要不然成為他們的盟友,要不然就是他們的敵人,在他在奧地利的最後一站上,施法爾岑伯格從萊比錫回來,給了波尼亞托夫斯基致命一擊。

在波蘭軍隊服役;保衛五三憲法


在波軍整頓,波尼亞托夫斯基被他的叔叔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波尼亞托夫斯基和瑟姆召集時,波尼亞托夫斯基搬到了波蘭。國王與奧地利當局簽署了關於這次轉動的過早的協議,這份協議當然主要依靠他侄子對轉動的積極,儘管約澤夫·波尼亞托夫斯基要作出「犧牲」,但是前途依然不是問題。在1789年10月,波尼亞托夫斯基和塔得烏什·科希丘什科與其他三個人成為少將,被任命為烏克蘭一個師的指揮官,他為改善這個小且常被忽略的波蘭立陶宛聯邦軍隊熱心奉獻。

這是以在1791年宣告五三憲法為結尾的四年瑟姆正在深思熟慮每份議案的時期。波尼亞托夫斯基是改革的強力支持者和憲法之友協會的成員。文件中的一段文字部分地讓在瑟姆最後階段包圍皇家城堡的親王領導的軍隊相信;她自己當時正與一群士兵站在屋裡。

在1792年波尼亞托夫斯基晉陞為中將,並被任命為烏克蘭波軍指揮官,職務是保衛國家以防俄軍日漸逼近的進攻。在那時約澤夫親王作為波蘭人民親切的靠山,還有科希丘什科和自在奧軍服役起就是朋友的米哈烏·維爾赫爾斯基幫忙,便顯示出天大的才能。敵人在數量和武器上的懸殊差距,上級常常命令撤退的情況和對每個優勢的爭論讓他在太過接近地逼迫和贏得幾次著名戰役的勝利時,都能讓追隨者興奮。6月18日的杰倫尼戰役是自揚三世·索別斯基其波軍的第一次重大勝利。波尼亞托夫斯基自己在戰鬥中當波軍軍隊畏縮時總能身先士卒。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對勝利感到驚訝,並為了紀念這一時刻設立著名的勇敢勳章,並第一個授予波尼奧托夫斯基和科希丘什科——不幸的是他的興趣沒能延續多久。在科希丘什科和他的士兵於7月18日參與的杜賓卡戰役中,布格河的國界就算有五倍多的大軍壓境,也被科希丘什科保衛了5天之久。最後未被擊敗的波軍集中於華沙並準備一次大聚會,但是從首都到來了信使告訴總司令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國王加入親俄的塔戈維查聯盟並保證波軍會忠誠與他。所有的戰鬥因此暫停。軍隊仍效忠於約澤夫親王,他還有發動涉及拐騙國王的爭辯的機會,但他在發布與其相衝突的決議後,最終決定不做那種勾當。可悲的是,在7月26日於馬爾庫舍夫發生的最後一次小衝突過後他據稱想尋死,但是最後還是活了下來。在憤怒但無用的抗議過後,在國王的苦苦哀求下,波尼亞托夫斯基和其他大部分波軍將軍還是辭職,並離開軍隊了。

在告別時,約澤夫親王的士兵通過攜帶一枚鑄造的紀念章來錶帶他們對波尼亞托夫斯基的感謝,甚至向在布拉格的親王母親寫信,以感謝她生下了如此偉大的兒子。波尼亞托夫斯基隨後離開華沙回到維也納,在那裡他再次給塔戈維查聯盟領導人什琴斯內·波托茨基下挑戰書決鬥。但是俄羅斯當局希望把他更進一步地遷出波蘭(及附近地區),懼怕於此的國王逼他服從於此,所以他又離開維也納,旅居西歐,在那個時候法國大革命的暴力事件令他精神受創。

在1792年約澤夫親王通過一封信陳述他的觀點,稱為了保衛國家,維持波蘭大全,他應該自這次戰役前要求整個國家由馬上的貴族武裝城鎮,並給予農民自由。

緊隨着波俄戰爭的是第三次瓜分波蘭。它導致40年間為了波蘭的獨立所發生的戰鬥。它包括幾次主要戰爭(1792年、1794年、1807年、1809年、1812年、1813年、1830年)和大量其他衝突。它遍佈於從聖多明各到莫斯科的一大片區域,包括冬布羅夫斯基的波蘭軍團發動的幾次著名戰役,例如索莫謝拉戰役、富恩吉羅拉戰役和阿爾布埃拉戰役。

科希丘什科起義(1794年)


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波尼亞托夫斯基在1794年春寫信給他的侄子,叫他回到波蘭,並叫他在自願在他的前下屬塔得烏什·科希丘什科的部隊中服役,參加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起義活動。波尼亞托夫斯基在可能沒有太多為他不曾從事過的的事業上投入太多心血,他再次與維爾赫爾斯基同來並在5月27日因其職責到科希丘什科在延德熱尤夫的兵營報到。科希丘什科任命約澤夫親王領導立陶宛的起義運動,在那裡他給激進而成功的領導人雅各布·亞辛斯基降職,但是波尼亞托夫斯基絕不想需要亞辛斯基的叔叔一樣,而是將亞辛斯基打入冷宮。他提議替換被承認的領袖維爾赫爾斯基。他自己正參與華沙和華沙周圍的戰鬥——作為一個師的指揮官從7月7日到7月10日在布沃涅戰鬥,並從7月26日到7月27日帶領騎兵團在馬利蒙特立場轉向反普魯士。在普魯士圍攻城市時,斯坦尼斯瓦夫·莫克羅諾夫斯基被送往立陶宛代替患病的維爾赫爾斯基,波尼亞托夫斯基的指揮區界是華沙防線。在那裡,他一如既往地戰鬥。在8月5日到8月10日一系列成功而有前途的進攻中,他降低了古雷-什維茲切地區的普魯士人人數,然後在幾周普魯士的反擊中又失去了這個地方,因此,就算是受到了科希丘什科的警告,他也沒有正確地準備。在他身下的戰馬被射中時,他收復失地的嘗試也遇到挫折。10月他領導他比·普魯士人多的部隊在布祖拉河向普魯士塹壕發起攻擊,這次損失慘重的進攻阻礙了普魯士人,保住了冬布羅夫斯基的軍團,給了他們回到華沙的機會。在戰爭與革命期間因由胡戈·科瓦塔耶領導的左翼的行動和影響,讓親王有了被疏遠的感覺,那時軍隊都與科瓦塔耶合作,冬布羅夫斯基和約澤夫·扎揚切克那時應該沒來,在科希丘什科於馬切約維茨被俘後,事情變得更糟。

起義失敗了,波尼亞托夫斯基在華沙待了一段時間,他的財產被沒收,但他拒絕在俄軍任職,因其忠於俄方當局希望死纏他的情況下並不情願地服從,並被驅逐出華沙首都,在1795年4月再次搬到維也納。科希丘什科起義導致第三次瓜分波蘭。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8-14 23:15:4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merrychristmas #23 的帖子

華沙公國;在奧波戰爭(1809年)的勝利


在後來,拿破崙·波拿巴於耶拿會戰取得勝利,接下來普魯士撤出其波蘭省份的時候,波尼亞托夫斯基的日記和信件在1806年11月被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任命為華沙總督,這個波尼亞托夫斯基同意了;他也擔任城防與由當地居民組織的民兵組織的指揮官。這些事製造了一個短命的波蘭臨時政權。導致在歐洲波蘭人,以及他們的新機會中連續不斷地出事,也把新觀點強加於他們。

在那年年末時,若阿尚·繆拉(法語:Joachim Murart)和他的軍隊進入華沙,讓波尼亞托夫斯基不得不根據新政局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這讓波尼亞托夫斯基與繆拉的談判延時進行,並讓約澤夫·維比茨基開始勸說親王,但是這是繆拉宣布波尼亞托夫斯基是「軍隊首領」,且親王開始領導法國當局軍事部門時的前一年。那時,成為起義與波蘭軍團中的很多波蘭老兵選擇的冬布羅夫斯基和加揚切克未受重用,即使他們在波尼亞托夫斯基還並不活躍之前就已經在拿破崙那邊服役了。在1807年1月14日,應皇帝的命令,華沙管理委員會在斯坦尼斯瓦夫·馬瓦赫夫斯基的領導下成立,在這個機構內,波尼亞托夫斯基正式成為戰爭部主管,並開始組織波蘭軍隊。

在1807年7月,華沙公國成立,在這個政府中波尼亞托夫斯基於10月7日成為戰爭部長和華沙國家軍隊領導人,在那個時候拿破崙還沒完全信任他,依然將軍隊最高領導權留在路易·尼古拉·達武手裡,直到1808年夏才把大權交回。波尼亞托夫斯基在1809年3月21日正式成為司令。

戰爭部長的目標完全變為了創建,發展這支新的,到處炫耀的波蘭軍隊。公國的部隊存在於大多數惡劣的環境下,並在這些環境中作戰的,它的成功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司令在軍事上和政治上的技巧。舉例來說,這支軍隊有嚴重的資金問題,而且很多士兵被拿破崙帶出國家四處征戰,這也是約澤夫寧可要一支雖小,但可自行支配的軍隊的原因。

在1809年春,波尼亞托夫斯基帶領他的軍隊在這場被奧地利最高指揮部認為是與法蘭西第一帝國交戰中關鍵一役的戰爭中,抵抗奧地利在費迪南德大公奧地利-埃斯特的卡爾·約瑟夫領導下的入侵。在4月19日於華沙附近發生,血腥的拉申戰役中,當親王在一次刺刀拼刺刀的戰鬥中親自率領他的步兵,波尼亞托夫斯基領導下的波軍將一支比他們兩倍大的奧軍打得精疲力竭。但在後來他決定不去保衛華沙,並帶領他的軍隊撤到維斯瓦河東岸,撤至加強防禦的普拉加郊區,但在奧軍進軍此處時,卻在4月26日于格洛赫沃被擊敗。一支奧軍師後來再次穿越維斯瓦河,嘗試追捕波軍,但卻在5月2日於古拉卡爾瓦里亞被帶到由米哈烏·索科爾尼茨基的勇兵那裡。費迪南德制定了抓捕更多波軍,嘗試在維斯瓦河另一岸建一橋頭堡的計劃,但是那些計劃都落空了,維斯瓦河的主動權依然留在波尼亞托夫斯基手裡。從哪裡他很快向南推進,行軍在維斯瓦河附近,以控制形勢,並佔領了加利西亞,那裡是在瓜分協議中受奧地利控制的波蘭南部。在5月14日佔領盧布林,在18日強化防禦,並精力旺盛地保衛桑多梅日。在20日佔領加莫希奇要塞,在那裡俘獲2000名俘虜和40門加農炮,並於5月27日進一步佔領利沃夫。這類軍事上的進展迫使奧軍撤出華沙——在6月18日他們主力部隊發動的反攻奪回了桑多梅日。

但是同時波尼亞托夫斯基向維斯瓦河西岸移動,並在7月5日,瓦格拉姆戰役開戰的日子開始從拉多姆開始,向南攻到克拉科夫。他在7月15日到達那裡,同時意志消沉,不能有效防禦的奧軍開始轉入俄軍佔領的城市,那時波尼亞托夫斯基沒有被在策略上勝過,或是被恐嚇:在看到了在戰鬥中的俄軍輕騎兵隊在通往維斯瓦河的街上構成障礙時,他騎上他的戰馬沖向他們那裡,結果他們的輕擊以失敗收場。

大部分解放的土地除了利沃夫地區以外,都在1809年10月的和平協議中成為了公國的一部分。約澤夫親王受到了在波蘭前國都克拉科夫的剩餘居民的讚美,並直到12月末都在管理存在於6月2日至12日28日的加利西亞臨時政府。奧軍仍然希望奪回克拉科夫,親王發現他的存在就是城市留在波蘭手裡最好的證明。

拿破崙的俄羅斯戰役


1811年4月波尼亞托夫斯基來到巴黎,在那裡他作為薩克森國王及華沙大公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一世的代表出席拿破崙兒子的受洗。他在那裡待了4個月,與皇帝和他的將領一道指定入侵俄羅斯的計劃。他試圖說服法國將領穿越現在的烏克蘭的南線更有利益。不僅僅是該地區的紅人,俄羅斯波蘭領地的波蘭貴族也會參與其中,土耳其可能的對俄羅斯的活動也被支持,土耳其是接下來戰爭中,利益最大的一方。拿破崙拒絕了該提議,也沒有將這份波尼亞托夫斯基會令波蘭軍團參照的路線保存下來,波蘭軍團希望藉助在這裡舉行的起義活動,來奪回這些前波蘭領土。在莫斯科遠征隊中,波尼亞托夫斯基成為統帥近10萬波蘭雄師的指揮官,這支軍團,也就是大軍團第五軍團。

在進攻開始時,波尼亞托夫斯基跟隨熱羅姆·波拿巴的進攻方向,後來不再跟隨,但在拿破崙兄弟離開後,波尼亞托夫斯基被短暫地放在大軍團的右翼。在進軍莫斯科於前線交戰時,他在多場戰爭中顯露自己的軍事才華。8月17日,在斯摩棱斯克時,他自己領導他的軍團進軍該城。9月7日,在博羅金諾時,第五軍團在烏提查(Utitza)山打了一天仗,在約澤夫親王領導下,整支軍團再次發起進攻,最終在黃昏奪下該山。在9月14日,波蘭士兵第一次挺進俄羅斯首都,但是那時波尼亞托夫斯基不像拿破崙一樣,相信這次戰役已成定局。波蘭軍團隨後於9月29日在奇里科沃戰役中,和10月18日在塔魯提諾戰役中與俄軍交戰,在那裡,當米哈伊爾`庫圖佐夫的軍隊完敗法軍時,波尼亞托夫斯基救回了穆拉特。

不利的是,在大軍團撤退後,波尼亞托夫斯基被拒絕參加在10月9日的維亞茲馬戰役。他繼續服役了幾天,但在11月3日,他的情況強迫他交回他的指揮權。他隨後隨同2個受傷的助手在馬車中西行。在穿越別列津納河時,他們勉強沒被俄軍俘虜,最終在12月12日返回華沙。

德國戰役(1813年);萊比錫逝世


在拿破崙軍隊完敗,從心痛處回來後,波尼亞托夫斯基很快承擔了重建波軍的任務,當時的波軍已在莫斯科戰役全軍覆沒。在很多波蘭領導人對法皇的忠心開始動搖時,波尼亞托夫斯基繼續與這種觀點抗爭,甚至在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對他大赦並提議合作的時候,他依然對法皇忠誠。在新軍只是部分建立的時候,在2月5日,俄軍正打算進軍華沙的時候,波軍撤出華沙,他們的意圖無從可知,他們最終抵達克拉科夫,在那裡他們停留了幾周,以為對他們最終的考驗作準備。在5月7日俄軍再次挺進的時候,約澤夫親王和他的部隊離開克拉科夫,穿過波西米亞,在那裡他們以第八軍團的身份保衛波西米亞山脈山口,保衛通往薩克森的易北河左岸。在停戰時參加拿破崙軍隊的軍隊總數是22000人,其中包括個別受冬布洛夫斯基所在師控制的小軍隊。

軍團在9月9月於勒鮑,10月10日於策德特利茨打了大勝仗,在那裡帕赫倫將軍試圖阻止他們抵達萊比錫,但在一次騎兵戰中敗給了波尼亞托夫斯基。在10月12日,他打算穆拉特在餐桌上坐下,那時他們倆對敵軍的實力感到吃驚。波尼亞托夫斯基雖然負了傷(被認為是手臂上的皮肉傷),但他騎着馬通過展開另一次適時的騎兵戰挽回局勢。

作為對他突出表現的獎勵,在10月16日萊比錫戰役時,波尼亞托夫斯基成為帝國元帥,並被委與掩護法軍撤退的危險使命。他英勇地保衛萊比錫,他計劃中的半數士兵戰死,最終緩慢地退至萊比錫附近的魏塞埃爾斯特河的一座橋上。在他抵達之前法軍在大混亂中把橋毀了。約澤夫親王在與跟隨他的勢不可擋的軍隊爭奪每一個腳步的情況下,拒不投降,負傷落水而亡。他的傷可能是因埃爾斯特河對岸的法軍槍支走火。

約澤夫親王的影響


歷史學家戴維斯寫道:

和他的很多同胞一樣,他在將他全心投入法國之前,他舉棋不定。對他而言,投靠拿破崙使一次很痛苦的,對他地位和效忠者的轉變。它包括多年的奉獻和犧牲。和他的主人薩克森國王一樣再次改變他的信仰對於這樣一個無限疲憊,也無限真誠的人而言,太過於令人擔心了。和他其他的同齡人一樣,他嚮往着;他戰鬥着;他奉獻着;而只獲得在一次光榮的失敗中永遠安息。


他在多次武裝衝突中成為了波蘭自由戰士的鬥士,但尤其在領導人都在拿破崙時代戰爭中位於波尼亞托夫斯基靡下服役着的十一月起義中,這更為明顯。拿破崙建立,波尼亞托夫斯基保衛着的那個華沙公國曾改頭換面(作為「波蘭王國」)過,但它依舊是瓜分波蘭時期末期僅存的波蘭人國家。如果它在1809年陷落,王國也不會建立,也不會發生極具歷史意義的十一月起義。在波尼亞托夫斯基死後的一個世紀中,波蘭人主要體驗到的是努力、壓迫和困苦,以及光榮貴族、士兵的形象,還有英勇不屈的領導人的精神並提供給了及其需要鬥士的國家光環。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 ... B%E6%96%AF%E5%9F%BA


約澤夫·波尼奧托夫斯基親王.png
《波尼亞托夫斯基的逝世》。亞努阿雷·蘇霍多爾斯基繪.jpg
約澤夫`波尼亞托夫斯基.jpg
約澤夫親王在作為華沙公國戰爭部長時使用的印章.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8-14 23:17:25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merrychristmas #1 的帖子

元帥篇完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8-14 23:22:57 | 顯示全部樓層
圖文並茂,好詳細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8-14 23:23:42 | 顯示全部樓層
waiking 發表於 2013-8-14 23:22
圖文並茂,好詳細

休息幾日,還有其他拿破崙系列。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8-14 23:24:56 | 顯示全部樓層
打江山得靠良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8-14 23:25:31 | 顯示全部樓層
merrychristmas 發表於 2013-8-14 23:23
休息幾日,還有其他拿破崙系列。

可以慢慢出啦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8-14 23:29:05 | 顯示全部樓層
貝爾蒂埃以性格而言, 似乎適合作為參謀多於大將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3-8-14 23:32:01 | 顯示全部樓層
Wanbaolung 發表於 2013-8-14 23:29
貝爾蒂埃以性格而言, 似乎適合作為參謀多於大將 !!

有人係勇將,亦有人係參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8-14 23:41:16 | 顯示全部樓層
merrychristmas 發表於 2013-8-14 23:32
有人係勇將,亦有人係參謀。

文武官各司其職, 各擅所長, 始可有作為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8-15 04:54:25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merrychristmas #2 的帖子

強將手下無弱兵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8-15 09:07:39 | 顯示全部樓層
成也各大元帥, 敗也各大元帥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8-15 10:19:49 | 顯示全部樓層
merrychristmas 發表於 2013-8-12 22:17
希望大家鐘意上次的對手篇,有對手自然有幫手,拿破崙如何強橫,也要其他戰將助他東征西討,以下將會介紹他 ...

我想問...louis XIV ..個波普王朝係1789年法國大革命 倒台..............之後就由 拿破崙做皇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8-15 10:33:55 | 顯示全部樓層
長到睇到頭暈~~~
讀書個陣都冇睇咁多字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8-15 10:36:09 | 顯示全部樓層
merrychristmas 發表於 2013-8-12 22:17
希望大家鐘意上次的對手篇,有對手自然有幫手,拿破崙如何強橫,也要其他戰將助他東征西討,以下將會介紹他 ...

小小肥仔feel woh!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8-15 10:38:31 | 顯示全部樓層
只可以說一個字“勁“,其他字不能形容

師兄你真用心.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8-15 10:40:26 | 顯示全部樓層
iamamannow 發表於 2013-8-15 10:33
長到睇到頭暈~~~
讀書個陣都冇睇咁多字

我歷史次次都係肥佬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3-8-15 10:49:59 | 顯示全部樓層
albertchow 發表於 2013-8-15 10:40
我歷史次次都係肥佬

梗係上堂掛住溝女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11 20: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