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樓主: Peers123

[古今戰爭] 「轉載」圖文概說第一次世界大戰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15-4-23 23:48:11 | 顯示全部樓層
21.jpg


1916年5月31日清晨,3艘英軍戰列巡洋艦呈一字排列航行。戰列巡洋艦的任務是在主力艦隊前方確定敵方主力的位置。這一次,它們將與德國的戰列巡洋艦發生激烈的戰鬥。離相機位置最近的是“瑪麗皇后”號,它在遭到德艦圍攻後,因彈藥庫被擊中而發生大爆炸,當日下午16時許沉沒。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4-23 23:48:57 | 顯示全部樓層
22.jpg


傍晚18時30分許,火焰吞沒了英艦“無敵”號,當時它的前彈藥庫在中部彈藥庫爆炸後發生了連鎖爆炸,在這次戰鬥中,英國的戰列巡洋艦隊損失慘重。但德國公海艦隊則要面對英國主力艦隊。德軍被迫兩次改變陣型,以免落入英國戰列艦群主砲齊射的陷阱中。傑利科很難將他的主力艦隊擋在德國公海艦隊和德軍基地基爾港之間,但是英國海軍部未能通過關於強調截獲德軍無線電報的內容,德軍得以在混亂的夜戰中成功逃脫。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4-23 23:49:3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eers123 於 2015-4-24 00:13 編輯

23.jpg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4-23 23:50:08 | 顯示全部樓層
24.jpg


德軍選擇在凡爾登發動進攻的一個理由就是那裡的公路條件要好於他的敵人。而法軍的補給則要依靠唯一的一條保持暢通的“巴勒迪克-凡爾登公路”,法國人稱之為“聖路”。雖然這條通往凡爾登的公路全程都在德軍的火力覆蓋下,但法國成功地在一周內將大量人員和補給運往凡爾登,卡車在公路上源源不斷地將兵員和補給運到法國守軍那裡並把傷員運回後方。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4-23 23:50:59 | 顯示全部樓層
25.jpg


圖為法國砲兵正在一處構築良好的砲兵掩體裡操作一門65mm口徑山炮。在敵人進攻時,小口徑火砲在向敵方前沿陣地進行火力壓制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它們還可以為友軍進攻提供火力支援。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4-23 23:51:36 | 顯示全部樓層
26.jpg


1916年3月,英國防空砲兵正沖向他們的13磅防空高炮。航空偵察在作戰指揮中的有效作用,使得反制措施迅速發展。在當時,空戰中使用的武器主要是航空機槍,地面的機槍和小口徑火砲則配備延時引信的空爆彈,希望彈藥能在敵機附近爆炸以對其造成殺傷。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4-23 23:52:12 | 顯示全部樓層
27.jpg


圖為沃切斯特郡步兵團第四營裝備精良的士兵們正在前往索姆河前線的路上。坐在突出位置的這名士兵配備了一副鐵絲鉗,這是用來切斷帶刺鐵絲網的工具。英國軍隊在集結過程中代表了“軍隊裡的國家”,志願兵們莊嚴地宣誓,為國王和國家而戰。很多營都暱稱為“兄弟營”,因為士兵都是從同一地方徵召來的。但是當前線陣亡的通知書到達家鄉時,也有互相傳染悲觀情緒的效果。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4-23 23:53:18 | 顯示全部樓層
28.jpg


6月,在奧夫勒斯附近,一名英軍士兵正在一處剛佔領的戰壕里觀察敵情,周圍還有幾名休息的士兵。英軍在進攻前通過長時間砲擊意圖摧毀德軍工事。但是砲擊因距離遙遠沒什麼效果。在穿越前線的開闊地,也就是著名的“無人區”時,給了德軍充足的時間來進入陣地並開始成片地射殺英國步兵,戰鬥第一天,英軍就有6萬多人傷亡。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4-23 23:53:57 | 顯示全部樓層
29.jpg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在航空器領域最有影響力的技術革新就是安東尼·福克發明的射擊斷續器。它利用單管機槍和協調系統使子彈從螺旋槳葉間射出。這是個意想不到的新發明,在1915年5月的空戰中,讓德國空軍擁有了巨大的優勢,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16年春,英國和法國的新型戰鬥機投入戰鬥才結束。德國的王牌飛行員如奧斯瓦爾德·布爾克和馬克思·殷麥曼,都是從駕駛這種戰機開始自己輝煌的空戰生涯的。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4-23 23:54:29 | 顯示全部樓層
30.jpg


圖為法國士兵們驕傲地炫耀他們獲得的英國勳章。當時的法軍已經淘汰了他們在開戰初期穿的暗藍和紅色制服。取而代之的是淡藍色,這樣在戰場上能獲得更好的偽裝效果,不過這種色彩的偽裝效果仍然不如英國的卡其色和德國的原野灰。法軍還採用了阿德里安鋼盔,其造型設計遠比英軍的“平底鍋”更加優雅。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4-23 23:55:02 | 顯示全部樓層
31.jpg


1916年8月,英國皇家要塞砲兵第39砲兵連正用8英寸口徑榴彈砲轟擊德軍戰線。這樣的重砲可以大量殺傷德軍,使其遭受與英軍在索姆河戰役中相當程度的傷亡。當然,砲擊的耗彈量也是相當驚人。從1916年7月1日開始,即進攻發起前的一周時間內,僅僅用於火力壓制,英軍就發射了大約160萬發砲彈,平均每分鐘發射16發砲彈,晝夜不停。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4-23 23:55:37 | 顯示全部樓層
32.jpg


依然是一幅關於索姆河戰役的著名照片,展現了英軍前線機槍陣地在戰鬥間隙的情景。英軍指揮部計劃將這段影片展現給民眾來提高士氣,但片中的死亡場面和壕溝戰的殘酷讓英國民眾很反感。結果這幅照片成為歷史上一幅著名的反戰圖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4-23 23:56:10 | 顯示全部樓層
33.jpg


1916年9月,作為索姆河攻勢的一部分,坦克在福勒斯-考瑟萊特地區首次投入戰鬥。協約國軍隊共使用了49輛坦克,只有15輛穿過了無人區,剩下的都因發動機故障等原因而中途拋錨。儘管只有少數坦克成功突破德軍防線,但它們仍證明在陣地進攻中,坦克是一種突破防禦的非常有效的武器。它們把戰線向前推進了1英里多,在索姆河戰役中,這已經是一個非常顯著的成績。英國遠征軍指揮官、陸軍元帥道格拉斯·海格立即要求後方提供1000輛甚至更多的坦克。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4-23 23:56:4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Peers123 於 2015-4-23 23:57 編輯

34.jpg


在戰前,英德海軍軍備競賽的重點是大的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但是海戰中最重要的革新則是潛艇的使用。圖為1916年在麥蒂特蘭尼恩,一艘U型潛艇用魚雷擊中了一條商船。1916年10月到1917年4月間,德國潛艇在大西洋和英國海域附近擊沉了近300萬噸的商船。英國因其貿易線幾乎被切斷而陷入極其危險的境地,食物僅夠維持六週。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4-23 23:57:37 | 顯示全部樓層
35.jpg


英國船隊在大西洋上做“之”字路線航行。對付U型潛艇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引入護航艦隊體系,開始英國海軍部很不情願,直到1917年4月英國商船船隊遭受嚴重損失後,英軍才開始全面推行商船護航體系,被擊沉的噸量立刻下降了三分之一。到戰爭結束時,99%的商船都能安全到港。商船護航艦隊、高效的潛艇搜索以及使用深水炸彈的打擊手段使英國海軍最終戰勝了德國艇。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4-23 23:58:16 | 顯示全部樓層
36.jpg


1917年,戰場上的僵局終於被打破了。指揮官的無能和前線部隊慘重的傷亡促成沙皇俄國爆發革命,俄國社會黨組閣成立了臨時政府,卻並未退出戰爭。這個政府遭到呼籲和平的左翼政黨的反對。1917年4月,美國對德宣戰,將巨大的人力資源和工業資源投入戰爭。法國在進攻受挫後,軍隊內發生了一次嚴重的兵變,不過不久後士氣高昂的部隊就開始接管凡爾登防區。食品短缺的問題同樣困擾著德國,因食品短缺導致的各種疾病也越來越嚴重。在英國,罷工活動的發生也變得越來越頻繁。1917年底,俄國因“十月革命”爆發而退出戰爭。在維米嶺戰役中,加拿大部隊的機槍手們正架設武器。這次行動是英國遠征軍發起,旨在減輕法軍在埃納地區的壓力。加拿大部隊的行動讓人印象深刻,包括及時充足的砲火支援和利用觸發引信取得卓越的戰果。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4-23 23:58:54 | 顯示全部樓層
37.jpg


1917年4月,一隊前線偵察兵在阿臘斯周邊的戰鬥中對砲擊效果進行觀察和評估。那時候野戰電話仍起著重要作用,後來才被無線電取代。觀察員正在觀察彈著點,然後報告給砲兵陣地以糾正火砲射擊諸元。這樣在接下來的攻擊中,砲兵就能迅速地調整併徹底摧毀目標。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4-23 23:59:40 | 顯示全部樓層
38.jpg


一隊英國和澳大利亞的士兵​​們正在研究梅西納山脊的地形模型,這是作為此次行動的司令官赫伯特·布魯莫將軍精密策劃的梅西納山脊戰役的一部分。這次精心策劃的任務包括:挖掘一條直達德軍6 0 高地腳下的通道並埋設了大量炸藥;長達12天共計350萬發砲彈的大規模砲擊,以便把德軍趕回陣地的塹壕中。行動以巨大的爆炸聲作為進攻的開端。這是人類戰爭史上到那時為止最大的一次人工坑道爆破行動,遠在倫敦都能聽到。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4-24 00:00:20 | 顯示全部樓層
39.jpg


俄國國內的食品等物資短缺及前線的作戰失利加速了蘇維埃革命的爆發。1917年3月,所有的軍事單位都被要求選出蘇維埃代表,但是臨時政府還在繼續參戰,臨時政府與蘇維埃形成了對立局面,雙方矛盾日益激烈;11月,弗拉基米爾·列寧領導布爾什維克發動“十月革命”並奪取政權。1918年3月,布爾什維克政權與德國簽訂條約,俄國退出戰爭。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5-4-24 00:01:03 | 顯示全部樓層
40.jpg


1915年,德國開始用“齊柏林”飛艇執行轟炸任務。在1917年“哥達”雙引擎遠程轟炸機(圖中的飛機)取代了“齊柏林”飛艇。轟炸機可攜帶1000磅炸彈從弗蘭德的基地起飛。戰爭期間,德國共進行了27架次由“哥達”轟炸機執行的空襲。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3 02: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