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6633|回覆: 81

[神州各地名菜] 重溫神州8大名菜--廣東菜

    [複製鏈接]
簽到
359
發表於 2012-9-30 11:22: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入後,內容更豐富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為食魚--中國八大名菜之廣東菜(粵菜)

粵菜包括廣州菜、潮州菜、東江(客家)菜,而通常以廣州菜為代表。
廣州菜既集『南(海)、番(禺)、順(德)、中(山)』等珠江三角洲地方風味的特色,
更兼採京、蘇、揚、杭、魯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長,融會貫通而獨成一家。
粵菜作為中國菜八大菜系之一,以其獨特的風格和風味而享有盛譽。

粵菜的最大的特色是什麼?
對粵菜略有了解的人都會脫口而出:
『廣州人除了地上四條腿的桌子、水里游的螞蝗、天上飛的飛機不吃之外,其他什麼東西都敢吃。』
可見廣州飲食風之盛。


的確,粵菜最大特色便是選料複雜,菜式豐富。用料廣博奇雜,配料多而巧。
蛇蟲鼠蟻、飛禽走獸、山珍海味、中外食品,無所不有,可謂全國之冠。

這些原料,一經廚師妙手烹制,每每可令食者擊節贊賞,嘆為異品奇珍。
傳說北宋時蘇東坡被貶到惠州,他的愛妾朝雲就是因為吃了蛇羹之後,

人們才告知那是蛇,結果驚嚇而死。

廣州人吃蛇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當今的廣州,不但有專門的蛇餐館、吃蛇一條村,

大凡酒樓食肆也經營蛇餐,而且蛇的吃法有數十種之多。

廣州人雖然無所不吃,但近年來不吃保護動物了。

首先是省、市領導提倡不吃野味,眾多酒家、食肆和廣大市民都自覺遵守。
為了飲食文化的豐富多彩,很多『野味』現在都是人工飼養的。

粵菜的第二個特色是口味清淡,可用『清鮮嫩滑爽香』六字概括其風味特色。
這是粵菜廣受歡迎的根本原因。

粵菜調味品,種類繁多,遍及酸、甜、苦、辣、咸、鮮。但一般只用少量薑蔥、蒜頭做『料頭』,
而少用辣椒等辛辣性佐料,也不會大咸大甜。



粵菜重色彩,求鑊氣(指用明火把鑊燒熱,加油,把油燒開,炒出來的菜有一種香味),火候恰到好處。
粵菜追求原料的本味、清鮮味,如活蹦亂跳的海鮮、野味,要即宰即烹,原汁原味。


廣州人好吃雞,但最愛吃的是白切雞。
白切雞的做法是水煮開以後停火,把光雞浸在開水里浸熟,
外地人看見骨頭有血不敢吃,其實皮肉全熟了,保持了雞的原味,吃的時候才加姜、鹽等配料。


這種追求清淡、追求鮮嫩、追求本味的特色,既符合廣州的氣候特點,
又符合現代營養學的要求,是一種比較科學的飲食文化。

粵菜的第三個特點是博採眾長、善於變化、制作精良、勇於創新。

粵菜具有『雜交』的優勢。因為粵菜形成的歷史是由中外飲食文化匯合,
並結合地域氣候特點不斷創新而成的。歷史上幾次北方移民到嶺南,
把北方菜系的烹飪方法傳到廣東。


清末以來,廣東的開放亦使得飲食上滲透了不少西方飲食文化的成分。

粵菜的烹調方法有30多種,

其中的泡、扒、川是從北方的爆、扒、汆移植來的,
焗、煎、炸則是從西餐中借鑒。
廣東人思想開放,不拘教條,一向善於模仿創新,
因此在菜式和點心研制上,更富於變化,標新立異;制作精良,品種豐富。

粵菜的菜式還注重隨季節時令變化而變異,夏秋求清淡,冬春重濃鬱。

宴席上的菜式皆冠以美名,如三蛇配老貓、母雞燴成的菜叫『龍虎鳳』,
蝦仁炒馬蹄(荸薺)叫『龍馬精神』。
到目前為止,粵菜的菜色名稱,可謂聞名中外,響譽世界。



 樓主| 發表於 2012-9-30 11:22:2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魚魚 於 2012-9-30 11:20 編輯

粵菜聞名世界大至可分幾大類,而且很多外國人多會為它們垂涎三尺。
以下就容小弟為大家簡單介紹:
鮑参翅肚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鮑、參、翅、肚」,是名貴的粵菜食材,其中的二頭鮑、三頭鮑、海虎翅等,更是極品中之極品。
要將名貴的材料烹調成上等佳餚,浸發及煨煮之步驟當然要謹慎處理。
中菜名廚憑多年烹煮鮑參翅肚的經驗,再按材料的特性,烹調成精緻悅目的上等菜餚。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9-30 11:22:30 | 顯示全部樓層
太史五蛇羹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用飯鏟頭、金腳帶、過樹榕、百花蛇和三索線等5種蛇,先將蛇肉煮熟、拆骨,然後用手撕成幼絲。不宜用刀切,
以免切去纖維,再用蛇骨、老雞、火腿、豬骨、瘦肉等材料煲成上湯後,
將其他配料,包括雞絲、花膠、冬菇、冬筍、木耳切成幼絲,
混合再煮成美味可口之湯羹,在吃時加上一點用檸檬葉切成的幼絲和菊花的花瓣,真是其樂無窮。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9-30 11:22:3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魚魚 於 2012-9-30 10:51 編輯

燒味、叉燒、燒鵝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燒味是廣東菜最為特出的品種,它製作出來的食物,真是色香味俱全。師傅先將選材如:雞、鴨、鵝、豬等預先用配料醬油醃製,然後用炭火燒烤制成。

相信現在連外國人都知道叉燒飯如何可口,

燒鵝瀨如何美味,那乳豬何其鬆化。

這些食味外表香脆而又不失肉質的鮮味可口,廣東燒味能傳遍中外,這亦是主因之一。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9-30 11:22:32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魚魚 於 2012-9-30 10:54 編輯

滷味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滷味指的是用「滷」這種烹調方式料理過的食物,廣東以潮汕的出品為表表者。
滷,是一種烹調方法。一般以醬油為主,佐以其他調味料及香料,製成滷汁(調味汁)。
把主食材放入滷汁,長時間微火,至主食材入味,有趁熱食用,也有冷卻或冰鎮待收汁後再食用。
滷汁一般的核心材料:花椒、八角、蔥、姜、桂皮、陳皮、甘草、草果、醬油、糖、紹酒等等。
滷汁擺放儲存越久越昂貴,可謂精華所在,因此很多滷味店都十分注重,而且更不輕易把配方傳受他人。

滷味可分為:
(1)冷魯;先將食物滷完放冷,等要時用時再切備,淋上熱滷汁即可食用,。
(2)熱滷:將食材(豬肉、蛋、豆乾)放入鍋內用醬油滷完撈起,然後直接食用。
加熱食材範圍相當廣泛,從鴨血、黑輪、雞翅、高麗菜、冬粉、豬血糕、雞皮、花椰菜、四季豆、香菇、秀珍菇、青椒、玉米筍、雞胗、凍豆腐、豆乾、雞心、雞屁股、雞脖子、鴨舌、雞腸、豆皮都可以做成滷味。
由於份量可以自行斟酌,成為許多人宵夜的選擇。
滷味攤檔,也大都有擺設相當常見的食物;甚至擴展成店面永久經營;

售賣的通常只有以滷水製的鴨鵝(包括其內臟)及豆腐等而已,但也有一些街頭滷味檔售賣滷味小食。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9-30 11:22:33 | 顯示全部樓層
白切三黃雞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三黃雞名詞解釋:三黃雞其原義是指黃羽、黃喙、黃腳的雞,此外還要求皮膚也是黃的,
這種雞肉質嫩滑,皮脆骨軟,脂肪豐滿和味道鮮美。而現在所稱的三黃雞,不是特指某一個品種,而是對黃羽優質肉雞的統稱。

這類雞包括很多品種,分佈也很廣,廣東主要有三黃鬍鬚雞、清遠芝麻雞、
杏花雞、中山沙欄雞、陽山雞、文昌雞、懷鄉雞。
上海的浦東雞、浙江的肖山雞、北京油雞、福建莆田雞、山東壽光雞等。

白切雞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用熱水把雞浸熟,另一種是把雞蒸熟;其效果是雞肉嫩滑。

而蒸雞是保存雞的原汁原味的最好做法。

吃這道菜時,能先點一些薑蔥油走更為可口。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9-30 11:22:3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魚魚 於 2012-9-30 11:06 編輯

臘味糯米飯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廣式臘味的口味偏甜,主要配料包括油、鹽、醬油、糖等。其中臘腸較常見,製作方法為將豬肉切粒醃製而成,然後塞入腸衣(一般用豬、羊等牲畜的小腸製作)內風乾。長度有長有短,顔色比較鮮豔。除臘腸外,廣式臘味還包括臘肉、臘鴨、臘制內臟(如臘鴨肝、臘鴨腸),以至於臘魚、臘田鼠等多個種類。此外,還有使用多種原料的複合臘味(像是在鴨肝中塞入肥豬肉後臘制而成的「金銀潤」)等。用以上這些配料煮出的糯米飯,尤其是在寒冬之時,相信沒有人會拒絕嘗試。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9-30 11:22:3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魚魚 於 2012-9-30 13:12 編輯

雲吞麵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雲吞麵這食品,相信沒有人不知吧。
雲吞麵起源於廣州,五十年代在香港蓬勃興起,至今雲吞面依然甚得人心。
據說,此食品在唐宋時即已傳入廣東。據《群居解頤》一書記載:“嶺南地暖……又其俗,
入冬好食雲吞,往往稍喧,食須用扇”。
至於廣東何時用“雲吞”二字取代餛飩之稱,則無從考證。

雲吞麵是廣東地道小吃的一種。

雖然麵食在廣東並不是以主食的地位出現,
但出奇的是大部分的廣東人對雲吞面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


據考據, 雲吞麵最早在清末民初,廣州的西關一帶出現,
相傳是同治年間從湖南傳入。
初期多數是由小販肩挑著四處販賣餛飩也叫雲吞,起初是用於祭祀的。
直到宋代,每逢冬至,市鎮店肆停業,各家包餛飩祭祖,祭畢全家長幼分食祭品餛飩。
富貴人家一盤祭祀餛飩,有十多種餡,謂之:“百味餛飩”。 南宋後,餛飩傳入市肆。

雲吞麵,在行內稱為“蓉”或“擁”(此時兩者粵音均為jung2“湧”)。

前者據說是“芙蓉面”的簡稱,後者據說是早期的雲吞麵比較小,
冬天時低下階層把小碗抱(即“擁”)在懷裡,飽肚之餘又可取暖,
因此又稱“細擁”(“細”就是小的意思)。

吃雲吞麵也有講究,不要以為幾顆雲吞一把麵加點湯就叫雲吞麵。

正牌的雲吞麵需要"三講":
一講麵:地道的麵要從麵粉加雞蛋做起,而且最講究的應該一點水都不用,完全靠雞蛋。
這樣做出來的麵煮出來帶點韌度,吃到嘴裡非常爽脆。

二講雲吞:關鍵在於裡面的餡,用新鮮的蝦球,也是一口咬下“剝剝翠”。
三講湯:用大地魚、蝦殼、豬骨熬出來的湯即要有鮮味還有清,加味精是大忌。
辨別雲吞面真假還有一招:韭黃一定不能缺。
連麵條盛放上桌也有講究:碗底一般放五顆鮮蝦雲吞,
然後把麵條鋪放在雲吞上面,再加入大半碗麵湯,湯裡要放些韭黃絲,
增添美味並帶來清脆的口感。


因為要保持麵條的彈性,
所以要注意不能讓麵湯把麵條全泡進去,
必須有一部分麵條露在湯上面,而且要趁熱趕快吃。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9-30 11:22:35 | 顯示全部樓層
點心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登錄/註冊後可看大圖


廣東人對於飲早茶都差不多養成一種傳統習慣,尤其是退休人士,他們晨早起來,到茶樓一盅兩件,閒話家常一番,更是不亦樂乎。

而此一盅兩件的點心,就連外國遊客到來,

也不忘到茶樓酒家一嘗那精緻美味可口的蝦餃、
燒賣和叉燒包,其中首推的必定就是蝦餃了。

蝦餃是廣東具代表性的點心,以一層澄麵皮包着一至兩隻蝦為主餡,

份量大小多以一口為限。傳統的蝦餃是半月形、蜘蛛肚共有十二褶的,
餡料有蝦,有肉,有筍,現在流行的是獨蝦蝦餃。

優質美味的蝦餃一定要皮薄而軟,如果餃皮是半透明則更佳;
蝦要爽口彈牙,餃內有少量汁液,全隻餃要夠熱則為最佳。

蝦餃的起源地,有人指出是廣州漱珠崗附近五鳳鄉的怡珍茶樓。

最早的蝦餃被稱為「五鳳鮮蝦餃」,誕生時間在1920-1930之間。

蝦餃在廣東及香港,以至海外唐人街皆可找到,粵式飲茶的茶樓、酒家。

在超級市場也不難找到急凍的蝦餃,只要在微波爐加熱便可食用。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2012-9-30 11:24:3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魚魚 於 2012-9-30 13:09 編輯

以上各種廣東食品, 不知大家最喜歡食甚麼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30 13:32:19 | 顯示全部樓層
雲吞麵, 至爱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30 14:14:19 | 顯示全部樓層
Delicious on 燒味、叉燒、燒鵝! Thanks C-hing sharing report !!!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30 15:28:53 | 顯示全部樓層
廣東人撐廣東菜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30 16:05:46 | 顯示全部樓層
樣樣鍾意食,滷味,文昌雞,都唔錯,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30 17:02:44 | 顯示全部樓層

我中2直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30 17:05:01 | 顯示全部樓層
睇到流口水,太史五蛇羹正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30 17:07:37 | 顯示全部樓層
魚魚 發表於 2012-9-30 11:24
以上各種廣東食品, 不知大家最喜歡食甚麼

...

咁多美食都是小子至愛.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30 17:09:10 | 顯示全部樓層
魚魚 發表於 2012-9-30 11:24
以上各種廣東食品, 不知大家最喜歡食甚麼

...

我好貪心樣樣都相食.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30 17:14:02 | 顯示全部樓層
全部都鐘意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2-9-30 17:18:48 | 顯示全部樓層
魚魚 發表於 2012-9-30 11:22
為食魚--中國八大名菜之廣東菜(粵菜)

粵菜包括廣州菜、潮州菜、東江(客家)菜,而通常以廣州菜為代表。

呢餐飽晒
回覆 讚好 不讚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聯絡我們|141華人社區

GMT+8, 2024-6-2 23: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